2016-07-04 17:43:36 浏览数:0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展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引导、支持、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鲁教高字〔2016〕5号)精神,我校决定组织推荐科技创新作品参加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我省高校2016年7月1日前在校的、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不含研究生和成人教育学生),鼓励跨专业、跨院系、跨学校组建团队。
二、参赛作品类型及要求
(一)作品类型
申报作品不限科类,所有专业的学生均可申报。作品类型分为四类:实物产品创新、创意产品创新、实验过程创新、生产过程创新。参赛团队可根据作品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参赛类型。
1.实物产品创新:是指大学生以独特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利用现有的知识和条件,对已有产品进行改造升级或创造性地设计并制造出新的产品。实物产品创新需以实物或模型形式呈现。
2.创意产品创新:是指大学生基于独特的思维、新颖的构思和创造性的想法,以现有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设计出满足公众需求愿望的、具有较高附加值的物品。创意产品创新需以多张二维或三维设计图形式呈现。
3.实验过程创新:是指大学生在参与教学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的理解,产生有价值的创意和创新想法,提出自己的创新思路和方法,改变或优化传统实验过程,达到降低成本、节约能耗、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等目的。实验过程创新必须基于真实课程教学中的仪器教学实验,且通过实际验证已经取得成功。
4.生产过程创新:是指大学生在参与生产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对生产任务、生产方式、生产过程的理解,产生有价值的创意和创新想法,提出自己的创新思路和方法,改变或优化传统生产方式,达到降低成本、节约能耗、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等目的。生产过程创新必须基于真实的企业生产过程,且通过实际验证已经取得成功。
(二)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研究创新成果,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创新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2.参赛作品可以是个人作品,也可以是团队作品。团队作品的主要作者不超过5人,且所有作者均须对作品有实际贡献。
3.参赛作品可以有指导教师(也可以没有),每件作品的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4.参赛作品内容须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作品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经发现,即取消其参赛资格,相关法律责任由作品申报者承担。
三、大赛程序
(一)参赛报名
所有参赛作品均需通过大赛报名系统进行报名。参赛作品可通过大赛官网http://221.214.56.13:8385进行注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16年8月15日,截止时间为2016年9月1日。
(二)校级初赛
各学院需在7-8月完成学院层面竞赛,遴选优秀作品上报学校,学院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由各学院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
9月初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学院推荐的作品进行评审,按照限额择优选拔优秀作品,推荐参加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
(三)省级大赛(2016年11月30日前)
分为网上初评和现场决赛两轮进行。
第一轮:网上初评。专家通过评审系统网上评阅作品申报书、一分钟展示视频及其他佐证材料,依据评审标准,择优评选出400项左右作品入围现场决赛。
第二轮:现场决赛。专家组审阅作品申报书、一分钟展示视频、实物及其他佐证材料,并对参赛作品团队成员现场答辩10分钟。专家组依据评审标准对参赛作品逐一评审,并拟定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名单。
优秀组织奖名单由省教育厅确定。
(四)结果公布
获奖名单经我厅审定后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以省教育厅文件正式公布。
四、奖励设置
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奖励办法的通知》(鲁教科发〔2015〕2号)规定,大赛设优秀作品奖、优秀指导教师团队奖和优秀组织奖。其中优秀作品奖获奖数量为:一等奖30项、二等奖70项、三等奖100项;一等奖获奖作品的指导教师团队为优秀指导教师团队;大赛设优秀组织奖20个。
对获奖作品和优秀指导教师团队颁发证书。同时,对获得一等奖作品的学生团队奖励1万元、指导教师团队奖励5000元;对获得二等奖作品的学生团队奖励8000元、指导教师团队奖励4000元;对获得三等奖作品的学生团队奖励5000元、指导教师团队奖励3000元。
五、申报材料及时间
通过学校评审,获批推荐参加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的作者于2016年8月15日以后登陆大赛官网http://221.214.56.13:8385,填写《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申报书》(附件1),并上传一分钟展示视频及其他佐证材料。材料填报工作务必于9月1日前完成。
六、其他说明
请有关学院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发动、认真组织,遴选出高质量的作品参加省赛。并以此为契机对广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联系人:翟崑 联系电话:88030402